來源:互聯網 閱讀:-
著名作家巴金說過:“我始終記?。呵啻菏敲利惖臇|西,而且對我來說,它永遠是鼓舞的源泉?!?
孩子的青春期對于家長來說無疑是美麗又令人頭痛的,美麗的是這是孩子獨一無二的成長最佳期,頭痛的是如何處理青春期的親子關系,如何正確引導這一時期的孩子?
青春逆反期的孩子,盡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常論據不足;喜歡懷疑,卻又缺乏科學依據;喜歡發現見解,但又判斷不準;喜歡批評別人,卻又容易片面。
但叛逆是由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規律決定的,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不叛逆反而是不正常的。
有研究表明從孩子一生的發展來看,叛逆其實是一個好的開始。
1.叛逆是生理成熟和思維能力提高的表現
2.叛逆是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
3.叛逆是不良情緒的發泄途徑
4.叛逆是對人際關系調整的一種適應
鑒于青春期孩子的敏感和脆弱,所以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應對,讓孩子的青春期逆反化作成長的動力而不是成長的阻力?
為了幫助廣大家長群體為孩子的成長賦能,勝者教育推出《美好家長成長營》《教子有方》等課程助力家庭教育,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了解逆反原因與表現,做好預防及應對,讓孩子的青春更加燦爛明媚!
一、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及經典表現
古語有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想要處理好孩子的逆反心理,首先得了解出現逆反的原因及其表現。
勝者教育秉持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雙輪驅動的教育理念,以《教子有方》等課程,聚焦孩子的青春期密碼,總結出了以下逆反原因與逆反表現。
逆反原因:
俗話說:“半大小子,氣死老子?!边@話不假。上了初中的孩子,顯著的特點是變:生理上在變,孩子開始發育了;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干,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逆反心理”。
那么出現逆反心理,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因具體又有哪些呢?
1、生理: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理發育成熟、認知能力提高,叛逆的產生需要以上二者為基礎。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2、自我同一性: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同一性的建立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是他們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種途徑。
3、情緒:腦發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產生情緒問題。此外,青春期孩子面對更大的成長壓力,他們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過程中會經歷自我懷疑、混亂、矛盾與沖突,對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懷疑,這加劇了青春期的情緒問題。
4、親子關系轉型:在青春期之前,依戀是親子關系的重要特征。而進入青春期之后,親子關系發生變化,自主取代依戀成為親子關系的突出特征。
逆反表現:
只要努力做一個有心的家長,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做到心中有數,不往外推自己的孩子,接納孩子,相信孩子的叛逆問題只是成長過程的問題。
但如果家長不及時發現孩子的逆反苗頭,及時調整教育方法積極應對,孩子也可能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所以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有哪些表現吧。
1、早晨起來在鏡子前長時間梳頭,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穿著和發型。
2、情緒極不穩定,愛發脾氣,會突然對你大吼大叫。
3、手機不離手,QQ滴滴聲連續不斷,微信短信忙著回復。
4、走神發呆是家常便飯,跟他們講話毫無回應。
5、吃完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允許你進去打擾。
6、未經允許翻他們的書包,會非常生氣,里面常常放著小紙條、小飾品或動漫書。
7、找你要錢的次數越來越多,理由都很正當:買書、買文具、請同學吃小吃。
8、回家基本不寫作業,每次都說在學校做完了,讓你不用操心。
9、他們帶回家的電子產品等,不是你買的,借口是幫同學暫時寄放。
10、對于上學、老師、班級之類的字眼很無感,或特別回避。
11、經常撒謊、沉默,你永遠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12、成績一落千丈,最怕你去開家長會,最忌諱你跟老師打電話。
……
二、應對青少年逆反的良方
叛逆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好的開始并不意味著好的結束。叛逆對孩子的發展有利,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對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
只有家長處理得當,孩子才能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長。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應該學會一些應對方式,抓住肯定、調整和對癥下藥這三個關鍵詞。
專家建議:對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
父母更應看到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現的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動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的特點,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創造的源泉,家長應留心注意,因勢利導,促其成材。
勝者教育《美好家長成長營》攜手諸多教育名師,開設六種專題課程,總結經驗,讓教育成為一種藝術,讓家長們在孩子的青春期教育中少走彎路。
應對青春期逆反,勝者教育也為家長們開出了以下良方:
1、做好親子關系,平等溝通,話題不要只局限于學習和作業,多鼓勵,少責罵。
盡量多讓孩子講話,你做傾聽者,不要武斷地代替孩子做決定,多教方法,不要直接給結果。
2、至少保存三個老師的電話號碼,以便多角度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至少保存兩個同學和一個家長的電話號碼,孩子外出時間過久,能隨時聯系到人。定時關注孩子的書包,發現與學習無關的用品要引起警覺。
3、注意孩子的交友情況,關注他們使用手機和電腦的頻率。朋友聚會,喝酒K歌,盡量不要讓孩子在場。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抱怨工作,說人是非。不要在孩子面前長時間地玩手機,玩電腦,打游戲,打麻將。
4、每周和孩子來一次有儀式感的談話,凡事要總結規劃,不能處于無序狀態。關注孩子的成績,但不能只看分數,而要看變化和提升。
5、不要獨斷專行,按照大人的意愿安排孩子的一切,善于做個安安靜靜的觀眾,觀摩鼓掌就好。凡事不要包辦代替,孩子和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最好鼓勵他們自行解決。
6、鼓勵孩子閱讀、運動、去郊游、做公益,而不要局限于一間斗室,世界小視野就小,心胸也小。
7、任何時候,都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與他們平等對話。父母教育觀念要高度一致,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切忌在孩子面前猜疑和爭吵,父母相處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教科書。
8、永遠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去比別人家孩子的長處,欣賞和鼓勵能讓他們充滿自信。
勝者教育小課堂: “教育孩子的過程才是真正的自我修行?!?/strong>
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K霍姆林斯基
一年前,朋友中一個女孩決定做丁克族。見面時,我問她:“你之前不是很喜歡孩子嗎?為什么現在不打算要了?”
女孩無奈地說:“其實我還是很喜歡孩子的,可是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教育好一個孩子,沒有好的方法去應對孩子的青春期逆反,所以不敢要孩子,怕不能對他們負責?!?
女孩的回答讓我很吃驚,作為名校研究生畢業的她都懷疑自己無法做好一個父母,那么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后應該站著怎樣的父母呢?
看到這,也許很多父母想問,既然如此,那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
作為父母,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是“誰”,讓孩子在青春期通過親身體驗發現做人、做事的得失,幫助他們進行總結,讓孩子肯定自我。
做好孩子的引路人,激發他們的探索欲,讓他們主導自己的成長,從而讓孩子成為更自信更優秀的孩子。
勝者教育《美好家長成長營》針對父母的自我修行開設不同課程,打造家庭護航會議,讓父母在成為父母之前成為更好的自己,懂得更多經營自我、解密青春期、賦能孩子的智慧。
推薦閱讀:葉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