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閱讀:-
2017年一月份微信研發團隊所研發出的“微信小程序”正式發布運行。在小程序內側開始運行以后的確是火了一段時間。許多商家和企業紛紛推出屬于自己的微信小程序。許多商界的人士也認為微信小程序“無需安裝、用完即走”的特色未來必定能夠取代APP。
而小程序的路并不是這么的好走,曾經在內測小程序的時候,一個內測資格被炒到十萬元。但在其上線一個月左右,第一批的小程序體驗者就已經有人選擇退出。接下來的好幾個月小程序的運行都是十分平淡,據用戶反映:小程序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輕便快捷。再到后來甚至有關媒體稱微信小程序為雞肋,因為小程序一開始所可以給到商家的功能十分少。很多商家在使用過程中感覺并不友好,相比之下還是APP更加好用。直到微信小程序開通了微信支付、關聯公眾號還有可以綁定賬號信息以后。小程序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眼中。曾經說小程序雞肋的商家或企業,現在也重新加入了小程序。許多小程序也跟著都不聲不響的上線了。
那么小程序是怎么樣的一個運行機制呢?據了解,微信小程序是基于微信研發出的一個“網頁APP”,利用HTML5進行開發,對接開發者現有的APP后臺數據,小程序提供框架和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但這個接口功能僅限微信提供,這意味著沒有微信,就不能使用小程序。
那么小程序是否真的會取代傳統手機APP呢?我們先說說當下小程序和應用程序的優缺點。
(1)下載安裝
微信小程序在推出時提到了“無需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需卸載”這四個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小程序占據了微信的一小部分空間,可以通過微信好友分享、微信搜索小程序名字、識別微信小程序碼進入小程序,對于一些手機內存小但需要用到多款APP功能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不用下載,省去了下載時間和安裝空間。
而應用程序需要用戶主動下載,但渠道偏多,各大應用軟件或網站都可以找到下載的途徑。但卻需要占用手機內存安裝,并且產生的數據比較大。在下載安裝方面,對比應用程序,小程序更加簡單快捷,并且無需占據手機內存
(2)分享產品
在使用過程中的分享兩者各有自己的優勢。如果想分享小程序直接分享微信小程序碼或者通過好友分享即可打開。但是有局限性,只允許使用微信客戶端的用戶打開,其他應用無法打開。而APP分享通過不同的途徑都可以進行分享,只要是網站就能打開APP的下載界面。但壞處也存在,就是分享后需要下載才可以使用,但微信小程序打開以后就能使用。對比起來不分高下,各具優勢。
(3)獨立自主性
微信小程序是在微信上使用,所以引流效果較好,但許多的營銷策略想用在小程序身上時,都被騰訊禁止。而且不會先進行警告再封號,是直接封號處理。并且申訴非常困難。而APP是由APP運營者控制的,不受他人影響。從自主性上說,小程序是由微信一手把控的,而應用程序是由應用程序的運營者把控的。相比小程序,應用程序似乎更加的自由。
(4)功能的實現UI設計
我們現在使用微信小程序時都會發現小程序只能實現APP的主要功能,但也不是所有程序都可以在小程序中實現主要功能,例如支付寶、QQ、迅雷等等。這些功能繁多的APP在小程序上就無法實現。并且微信小程序在界面設計上都比較單一。而APP的設計都是由不一樣的開發者開發的,顯得更加絢麗和多彩。開發者的設計能力越大,APP就能越讓人驚艷。
(5)研發周期
既然說到小程序僅僅是實現了APP的主要功能,那么相對于APP所需要的研發周期會更加的短,而且成本也會比APP研發成本小。
據小編的看方法,我認為小程序的確是方便了很多用戶,因為現在國內許多人都有在用微信,并且一部分軟件功能過于繁瑣。比如美團,美團就是用來點餐的,而因為點餐就要下載一個APP的話對于一些內存少的用戶來說的確是比較麻煩。但是有了微信小程序就不一樣了,就普通的點餐來說,可以使用到小程序就不再需要下載軟件占用手機內存。但應用程序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因為用戶主要的信息還是在應用程序上,需要改密碼的話是要在APP上改的,一些APP特有的特色也是在應用上才能體現出來。所以小編認為,小程序不會取代APP,APP也不會取代小程序。這兩者完全可以做到互利共存。
推薦閱讀:紅妝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