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閱讀:-
近日,一款在武漢醫院應用的配送機器人成為網紅。其背后公司是廣州賽特智能,CEO李睿在接受南都科創記者采訪時表示,支援機器人不能成為擺設,要讓它們真正幫助醫護人員,在派出機器人的同時,該家企業又派出6位技術員常駐武漢疫情一線,對機器人進行優化改進。
大年初三,機器人們便開始“加班”
廣州賽特智能CEO李睿講,支援疫情前線的機器人此前已在廣東一些醫院應用。疫情暴發后,醫院在隔離病區中產生了幾個重點痛點問題,因此,機器人迎來“助戰”機會。
醫院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有三大痛點,一是新冠肺炎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對此,機器人可以很好地減少醫護人員跟患者的接觸次數,從而降低感染風險。
二是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非常巨大,而機器人可以為他們“代勞”一些工作。
第三則是醫療防護物資緊缺。機器人不需要防護物資,只需消毒即可,可減少防護物資的損耗。
李?;貞?,由于疫情影響復工復產,當前公司將倉庫中的9臺庫存機器人都支援給了疫區前線。大年初三,為應對疫情,在廣東醫院的機器人們就已“工作”起來,2月1日第一批4臺機器人到達武漢,深入疫區支援工作。
“機器人深入最危險、也是最需要它們的隔離病房一線?!崩铑Uf,在武漢支援的第一家醫院就是離華南海鮮市場不遠的武漢漢口醫院,也是廣東省醫療隊定點支援的一家醫院。使用機器人帶來的效果得到了廣東省醫療隊、武漢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肯定。
醫護“吐槽”,機器人也有不足
新疫情為新技術及智能產品帶來場景應用機遇,也帶來挑戰。9臺機器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需求,在實際應用中便遭遇了各種情況。
武漢漢口醫院,“操作還是比較復雜,不太好用”,有一線醫護人員對南都特派記者“吐槽”配送機器人:“體積有點大,有時候會擋路”。還有醫生反映,機器人經常會陷入缺電狀態,缺電時會持續發出警告聲,“剛想寫醫囑,思路就被打斷了”。
對于這些問題,李睿告訴南都科創記者,為應對這些問題,公司也有一隊技術人員前往武漢疫情前線,“大家都是自愿報名的,第一批已經在那邊十幾天,會有輪換,保持6個人左右?!边@些技術人員一方面調試機器人、為醫護人員講解操作方法,另一方面也持續跟蹤機器人的使用情況和醫護人員反饋,不斷對機器人進行升級優化。
對于以上醫護人員提出的問題,賽特智能也拿出相應的優化方案:對于操作問題,技術員會按醫院醫護人員交班情況進行講解;對于電池報警打擾問題,目前已取消機器報警聲,通過后臺提醒技術員電量不足,同時優化充電策略,機器人一有空閑就自動尋路充電。
出品:南都科創工作室
采寫:南都記者 徐勁聰 南都特派武漢記者 趙明
推薦閱讀:蘋果xr跟x